当前位置: 首页明朝历史
上古历史 夏商周历史 秦汉历史 三国两晋历史 南北朝历史 五代十国历史 隋唐历史 宋元历史 辽金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近代史 现代史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明朝里甲制的特征与作用
    明朝里甲制的特征与作用

    里甲制的实态与运行表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也就是说,由于各地旧有的社会政治结构颇有不同,里甲制尽管在全国保持了大体一致的外壳,但其内容在各地却有很大差异。 上田信对无视中国地域差异的里甲制研究方法提出批评,并根据里甲制在不同地域中的实施情况,将里甲制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他称之为..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里甲制的实行原因和编制方法
    明朝里甲制的实行原因和编制方法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制度简介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关于里甲制的编制..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的农业经济发展
    明朝的农业经济发展

    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明朝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 明初的经济也迅速恢复,国力迅速成长,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朱元璋确..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

    洪武初年,元在中原的统治虽已结束,但退据上都的北元还具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仍不时窥视着中原,意欲卷土重来。另有元丞相纳哈出率二十万大军屯据东北,夏政权据有四川,元梁王据云南,秦、晋、关、陇地区也有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在这样的形势下,朱元璋的当务之急,无疑是继续征战,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太子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
    明朝太子朱标的武人集团班底

    朱元璋为他的儿子朱标留了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主力兵团,这是第一步。心慕汉高唐太的他需要一个让王朝雄视六合、让子孙福奕万代的都城,这是第二步。 以朱标为姻亲枢纽,以常、蓝为首的武人集团配合关中地区的天险地利可以对岭北产生巨大的威胁,而且有黄河护卫没有..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洪武之治的历史评价
    洪武之治的历史评价

    洪武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期间的年号,历史上将朱元璋统治期间称为“洪武之治”,“洪武之治”堪称是一大盛世,在朱元璋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吏治在朱元璋的严惩贪官污吏的措施之下也相对的比较的清明,所以很多人称“洪武之治”是一大盛世,但是对洪武之治的评价也有不同的声音。 明洪武时..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洪武之治的主要表现
    洪武之治的主要表现

    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在军事上,消灭各种割据势力,重新统一华夏。在政治上,建立各种制度,恢复社会秩序。在经济上,与民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在他的治下,出现了盛世,又因为朱元璋年号洪武,因此史称“洪武之治”。 主要表现 军事上,明太祖再次统一中国。洪武元年(136..

    明朝历史 2022-01-09
  • 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锦衣卫的机构沿革
    明朝锦衣卫的机构沿革

    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的作用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的作用

    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行中书省则总管一省军、政、司法。不久,朱元璋发现丞相和行中书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他废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 三者合称“..

    明朝历史 2022-01-09
  • 古代的应天府在哪
    古代的应天府在哪

    应天府,又称京师、南京,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的巡抚系统
    明朝的巡抚系统

    外差加衔(巡抚系统),除了在京主持院务的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佥都御史,都察院还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统,即巡抚系统。举凡地方政务、军务、财务,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特殊事务如盐政、茶政、马政等等,均由这个系统掌管。 巡抚之名,产生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成祖派遣尚书蹇义等..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七卿是什么
    明朝七卿是什么

    明代以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七卿。其中,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刑部、兵部、户部、工部;而左都御史则为都察院长官。详见《明史.七卿年表》。 明代以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并称为七卿,地位崇高。但也正是因为地位崇高,按明太祖与明宣宗的敕谕要求,还得作为百官表率,如果真如《明史》中..

    明朝历史 2022-01-09
  • 都察院的官制
    都察院的官制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的中央集权
    明朝的中央集权

    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承袭元朝。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以“谋不轨”罪名杀左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其后,进一步宣布不许再议置丞相。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朱元璋废丞相后,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洪武之治的背景
    洪武之治的背景

    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治世之一。 1368年,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于明末天启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完全失败。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为了节省开支,精简机构,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陕西又逢旱灾,..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民变的原因及影响
    明朝民变的原因及影响

    明朝民变指的是明代主要的农民起事运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从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叛乱军与明军作战开始,直至清朝顺治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战争,被称为明末农民战争。 明朝民变发生原因 由于传统观点过度强调自然灾害和阶级矛盾,忽视了政治和军事因素。事实上,天灾和阶级矛盾在明末并不..

    明朝历史 2022-01-09
  • 明朝五军营有多厉害
    明朝五军营有多厉害

    五军营是明军三大王牌军之最,由大明各行省选调出来的精锐骑兵、步兵组成的野战军。 成立经过 明成祖于1399年10月19日(即“奉天靖难”元年),收复北平行都司(北平行都司衙门设置于大宁,北平行都司是北直隶、奴儿干、辽东、大宁组成大区都司。北平行都司前身为魏国公徐达(明成祖岳父),所..

    明朝历史 2022-01-09
  • 广州府始设于什么时候
    广州府始设于什么时候

    广州府,是一个历史行政区划,始设于明朝,结束于民国初年,是明清时期广东省设有的十大州府之一。广州府隶广肇罗道。至清朝光绪二十四年裁巡抚,寻复。三十一年,仍与粤海关监督、粮道同裁。布政、提学、提法、盐运四司,巡警、劝业二道,广州将军,满洲、汉军副都统,广东水师提督驻。 广州府始设于1368..

    明朝历史 2022-01-09